春節過后
大量企業將陸續復工復產
很多員工返回工作崗位
據相關數據統計
節后是事故高發時段
一些生產設備停產后重新啟動
容易發生機械故障
部分員工節后思想松懈
安全生產意識弱化
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
開工啦,開工啦!
年初復工,如何開好局、起好步
對于安全生產工作尤為關鍵、尤其重要
首先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
節后復工會面臨哪些危險因素呢?
春節長假剛剛過去,許多人自由散漫的心還沒有收回來,主要體現在疲憊、情緒不穩定,人雖然回到崗位了,但心還在家里,思想不集中,這就是節后綜合癥。這“假期綜合癥”的危險之處就在于職工身心疲憊、心情煩躁、精力不集中,很容易違章操作,如不及時加以警示和引導,極易引發安全事故。
春節長假期間,企業機器設備長時間停止運行,現場的一些防護設施、機械設備、電線電路等停用時間較長,易受風雨、潮濕氣候的銹蝕或受老鼠的咬蝕等,也可能會出現設備松動等情況,易影響其安全性能,如不進行檢查、維修、加固,就會成為隱患,從而導致事故發生。
春節長假可能會導致部分企業訂單積壓,為了趕進度、搶生產,或者為搶抓開門紅,個別企業超能力、超強度、超定員違法生產,極易導致生產安全事故。
未經許可開動、關停、移動機器,開動、關停機器時未給信號,開關未鎖緊,造成意外移動、通電或漏電等,忘記關閉設備,忽視警告標記、警告信號、操作錯誤(指按鈕、閥門、扳手、把柄等的操作),奔跑作業等。
拆除了安全裝置,安全裝置堵塞,作用失效,調整的錯誤造成安全裝置失效。
用手代替手動工具,用手清除切屑,不用夾具固定、用手拿工件進行機加工,物體(指成品、半成品、材料、工具、切屑和生產用品等)存放不當。
復工后,冒險進入有限空間,接近漏料處無安全防護設施,采伐、集材、運材、裝車時未遠離危險區,未經安全監察人員允許進入油灌或井中,未“敲幫問頂”盲目作業,易燃易爆場合使用明火等。
在起吊物下作業、停留,機器運轉時加油、修理、調整、焊接、清掃等,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。
麻痹大意,盲目自信,本該佩戴勞保用品才能作業的環節未佩戴勞保用品就進行作業。
在有旋轉零件的設備旁作業穿過肥大服裝,操縱帶有旋轉部件的設備時戴手套等。